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水利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员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企业用人制度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中,人才的大规模利用使得水利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其工作的重点,更是促进我国水利部门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我国水利部T在此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水利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只有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才能使其更快的发展。
一、水利部门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加强
水利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水利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保证部门人员的专业性,促进水利部门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很多水利事业单位对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体制建设,并且相关责任也没有落实到个人,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分工不明确。虽然有些水利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汲取很多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但是缺乏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使得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对水利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反而造成很多的约束,阻碍其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更新管理理念
在很多水利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形式呈现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很难建立。但是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经不足以支撑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往往由于观念的陈旧,造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水利事业单位是民生发展的基本保障,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仅局限于人和事,但是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于如何合理的分配人力,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的目的。正是由于管理理念的陈旧,使得水利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单位的发展,很多单位不重视其观念的更新,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低效率。并且在人员的聘用制度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也没有做到绝对的公开公正,很多人员的调动由内部决定,使得单位内部的人才损失情况严重。
(三)业绩考核过于形式化
一个单位的发展在于其内部员工的整体能力的提高,在现如今社会高竞争压力下,不论是企业单位或是事业单位若想发展,就必须提升内部员工专业素质以及业绩。但是在很多水利事业单位,虽然有着业绩考核的程序,但是考核效果却不显著,甚至更多的水利单位的业绩考核仅为一种形式。在水利单位中,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使得很难有一个适合的环境使考核工作更好的完成。其次,由于水利事业单位体制问题,业绩考核模式过于陈旧,不足以支撑单位对人才新的要求。并且很多水利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考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考核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对员工的管理机制较为松弛,更加使工作人员不注重业绩考核,没有很好的激发员工对业绩考核的激情。除此之外,由于对业绩考核的不重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很难及时的得到员工工作的反馈,对人员的调动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
(四)员工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事业单位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工作内容较复杂,存在着用人数量庞大特点。很多水利部门事业单位的员工没有意识到其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在事业单位工作就相当于拥有铁饭碗,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不用担心裁员丢失工作等问题。由此一来导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并且缺乏竞争意识,使得员工对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得不到重视。对知识更新的不及时造成员工整体的专业水平低下,致使水利部门高技能人才的匮乏,阻碍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解决水利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策略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发现自身问题,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作为水利事业单位,若想长久发展,就应借鉴其他企业或单位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根据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安排相关水利工作,合理的进行人调度和分配,避免盲目分配使得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建立系统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深层次的对员工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每个员工的工作欠缺与强项,根据系统的分析综合评价水利事业单位发展状况,以及员工的工作状况,及时对工作不努力的员工进行监督,完善各岗位工作情况
(二)更新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一个部门或单位发展的核心思想。在水利事业单位,若想从根本上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优化企业体制,就用从根本上更新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理念。人的行为是受思想的影响的,所以在思想观念上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深入改革,是极其具有意义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水利单位发展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才能使水利部门发展呈现最优化姿态。所以在水利事业单位内部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理念更新的重视,定期安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培训,为其更新理念知识提供条件,增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对其工作的认识。将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管理精神更新与所有员工的业绩考核联系在一起,增加员工的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同事间的竞争精神,共同进步。
(三)落实考核体系
在水利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单位的业绩考核过于形式化。针对此种情况,应在考核制度上进行完善,充分落实单位内部员工的考核,并且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考核力度,使业绩考核有一个充分稳定的环境。并且,在业绩考核过程中,水利事业单位应从上至下,从领导层职员工,加大对业绩考核的重视程度,完善考核过程中的反馈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到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公平、公开、公正考核结果。除上述策略之外,水利事业单位还应将考核制度贯穿整个工作过程,不应仅在年终时进行考核工作的完成。应该在整个个过程中实行每月、每季度的考核制度,综合的评价每个员工一年内的工作情况。
(四)增加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水利事业单位中领导是整个单位发展的决策者,但是其发展基础还在于员工的整体水平。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重视员工整体水平的提高才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实力的提升。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并在培训之后及时的对员工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将重新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并且将其考核成绩与其奖金挂钩。在考核成绩结束后,对员工的成家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全面的对员工各方面能力以及欠缺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员工的欠缺进行主要的增强与提高。并且在人力资源调动上,充分的依据人员能力业绩考核,以及人员的工作强项,使人员的调动与升迁公开透明,促进员工间形成竞争意识,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自己的同时,为水利单位的发展尽一份力。
(五)人力资源配置合理
水力资源事业单位存在着工作种类繁杂,工作人员数量庞大的特点。在此特征下,若是不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员安排中,一定要慎重更慎重,根据员工擅长的部分,以及员工的综合能力,根据员工业绩评价合理的安排工作,是水利事业单位人员的分配形成最优化的组合以及最合理的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员的潜能,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作为人民生活最为基础的保障,水利部门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壮大,其关键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只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改传统的观念,加大对员工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落实员工业绩审核制度,减少树立事业单位在工作中的资源损耗,才能更好地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水利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单位的管理责任合理的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合作,进一步促进水利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升.浅谈对我国水利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8:206.
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设计;探讨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省景德镇市水务局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外观形象、装饰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乐平市共产主义水库(大型)大坝加固设计适用于旅游的需求,景德镇市玉田水库(中型)园林化设计,乐平市河道堤防管理局办公楼仿古设计,景德镇市城防墙的园林亮化设计等等项目,都在朝着美化设计的方向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水电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各种规模泵站的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通常又称作主副厂房)、水闸的启闭机房、城市防洪墙等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每年都要投人很多资金大力兴修各种水利水电设施,由于这些水利水电设施往往由水利水电专业设计人员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水利水电建筑本身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当不少水利水电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水利水电建筑物工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水电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水泥形象,如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建设“一江两岸”项目,城西区防洪墙基础工程,采用笨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水利水电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水电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如景德镇市玉田水库的园林化设计,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因此,水利水电建筑逐渐开始摆脱粗老笨重的老样子,现代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开始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和审美能力。
二、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造型风格设计等,现阐述如下。
1、总平面设计
水利水电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大坝、溢洪道、涵闸、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内容。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主厂房、副厂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
2、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3、造型风格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栋(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
三、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明代初年;云南;水利事业发展
明朝建立之后,消灭了割据云南几百年的大理政权,并根据统一的政治制度对云南的政权机构进行可调整,进行了布政使、按察司以及都指挥司的设立。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的不平衡,有些地区实行的是农奴制,还有些地区实行的是奴隶制,并且各种土长政权一直存在,明朝为了根据需要进行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进行了土司区的设立,首先明朝是承认土司制度存在的,但又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土司的权力。而想要真正的废除土司制度便必须铲除农奴制和奴隶制,而屯田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一、明朝时期的云南农田水利事业概述
为了局面更加的安定和进行军民屯田,明朝初期也根据需要进行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修缮。在这个过程中,澜沧江往东以及沅江往北地区的地坝区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并且由于军民屯田的进行,开垦的土地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很多在云南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水利工程,在这个时期都得到了整修和兴修,这大大促进了云南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该时期云南农田水利的实践
(一)昆明地区的水利实践
在元朝末年,昆明地区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患时常发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镇守云南的沐英,组织军民进行了昆明坝闸工程的修建,给军民的用水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景泰年间,又进行了西坝的建设。在万历年间,在昆明的城西开凿了山水洞,并修整了滇池海口,这消除了滇池平坝地区的水灾隐患,在万历四十二年,又对松花坝水库进了修复,在修复结束之后,能够将水输送到渠道中去,对昆明东郊的田地进行灌溉。
(二)宜良县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在云南,宜良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水稻稳产区,明朝时期,曾经在这里修建了长度达到三十六里的汤池渠,能够在干旱的时候给宜良县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更好的进行水稻的灌溉。在玉溪县,军屯户进行了二十五个坝塘的修建,并修建了四十四条分渠来进行坝塘的引水,这解决了玉溪平坝的农业用水问题。
(三)洱源县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嘉靖三十一年,邓川出现了决堤的情况,这导致了数千顷的农田被淹没,之后进行了江堤的建设,东西大堤到现在还保存完好,这给当地的农业用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还进行了三江口渠的疏浚,进行了通宁、南江以及通济三水的疏通,疏浚这些水渠,保证了下游河道的畅通。
(四)祥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云南祥云地区干旱是非常严重的,明朝时期,在祥云地区进行了地龙灌溉网的建立,也就是进行地下渠道和蓄水池的建立,在解放之后进行水利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全国范围内,只有云南祥云以及新疆地区有地龙水利工程。地龙灌溉网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减少水的实际蒸发量,帮助祥云地区更好的进行了荒地的开发。此外,明朝还在祥云县进行了宝泉坝的修建,给农民用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明代时期,在保山地区进行了易罗池渠的建立;在江川县进行了上中下三河的疏通;在氧宗进行了大冲河的修通;在曲靖现进行了西湖坝的修剪;在马龙县进行了大坝的修建;在剑川县进行了石莱渠和老君水坝的修建;在姚县进行了上闸下闸的修建;在禄劝县进行了大缉麻屯区的修建等等。凡是军民屯田的地方一般都进行了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规模和范围都非常的大。并且,明代在云南地区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通过军民的共同努力修建的。此外,明朝在往云南移民的同时,还有意识的保护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利用,并和其进行了一定的合作。
三、发展状况的历史原因和丰硕成果
(一)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历史原因
根据历史经验我们能够发现,只有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明朝时期,统治者削除了统治了云南几百年的奴隶主和割据势力,并进行了移民屯田策略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个时期云南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阶级内容以及阶级统治实质是非常深刻的,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其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取得的成果
首先各种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很好的推动了云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让其很快便赶上了全国的水平;其次,随着农业以及手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工以及商品交换也开始不断的扩大,城镇经济以及定期集市也开始出现和发展,并且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云南地区也开始和其他地区一样使用白银进行交易,而以往的贝币变成了辅币,这就加强了云南和全国其他地区经济方面的联系;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洪武年间便在各府、各州以及各县进行了学校的建立,府中有教授,州中有学正,而县中则进行了教谕的设置。到了永乐年间又进了的按察司副使的设置,让其管云南的教育事业,推动了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对于云南发展而言,明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实行了军民屯田策略,为了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还进行了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这对云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推动了云南的发展。
参考文献:
【水利事业的发展(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精选]重阳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3
放风筝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6-12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7篇) 2024-05-30
教师学法用法心得(整理3篇) 2024-06-17
水利事业的发展(收集3篇) 2024-06-17
会计实训的心得体会最新(整理4篇) 2024-06-17